設計+藝術 AD DESIGN & ART | 2022.09.01
剛柔無界
1930年出生于羅馬尼亞的Maria Pergay以開創性的不銹鋼家具改寫了20世紀70年代法國裝飾設計的面貌。圖為著名空間攝影師Fran?ois Halard在其位于貝塞爾的家中拍攝的肖像。
“銅太脆,鋁太輕,銀太弱,金太具有象征意義,青銅已經過時,而鉑金無法獲得。” Maria Pergay在談起自己的創作材料時如此解釋,“沒有什么比不銹鋼更漂亮了。”這位對金屬了如指掌的創意先鋒,在20世紀70年代以開創性的不銹鋼家具在男性主導的設計領域大放異彩。出生于羅馬尼亞的Pergay在7歲時因為戰爭從摩爾多瓦移民到法國,后來在巴黎高等電影學院專攻服裝和布景設計,并在誕生了諸多藝術家的大喬米埃學院繼續深造。
創作于21世紀的Bronze Tree和Frozen Bush Table,以鑄銅和青銅捕捉大自然的綺麗形態。
1956年,她在職業生涯的開始便為巴黎的時尚精品店櫥窗設計華麗的金屬元素。也許是繼承了父母身為俄羅斯人的藝術底蘊,加上與身俱來的對奢侈品的敏感,Pergay用銀創作了一系列氣質獨特的當代作品。這與當時法國普遍流行的強調功能、適應城市化需求的現代主義截然不同,天馬行空的創造力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對銀的打磨成了Pergay不銹鋼家具創作的催化劑。
1971年,Pergay負責為法國不銹鋼公司Uginox設計家居藝術展(Salon des Arts Menagers)的展廳,空間中擺放著她著名的環椅、波浪長凳。
冰冷、堅硬,被視為工業材料的不銹鋼在Pergay的轉化下,展現出魔法般的柔韌之美。1968年首次亮相的“飛毯沙發” 讓人聯想起天方夜譚中的飛毯,天鵝絨飾面緊緊包裹住如波浪起伏的不銹鋼板,異常浪漫。同時期誕生的環椅則多了一絲童話色彩,彎曲纖細的腳凳上支撐著環狀椅面,這是Pergay在剝橘子皮時受到的啟發。這些特立獨行的作品讓Pergay很快在設計界脫穎而出,同時為法國裝飾設計注入了非凡的活力。
約創作于1969年的鸚鵡螺臺燈,底座采用鍍銀黃銅。
Pergay拒絕被單獨定義為藝術家、設計師或者是室內裝飾師。她是四個孩子的母親,沒有接受過家具設計的正式培訓,也沒有外部資金支持,只是一直從古代歷史、日本文化以及材料的天然氣質中汲取靈感。在她位于貝塞爾的家里,精美的黑色、金色和蛋殼色古董漆盒陳列在雪白的沙龍里,盛裝的亞洲女性肖像畫引人注目,天鵝絨地毯上綻放著荷花。“我一生都對中國和日本工匠的歷史杰作著迷。”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職業生涯以來,Pergay始終在創作。她風格多變,不追逐潮流,以自己的方式探索不同材質。圖為她采用涂漆鋼、玻璃和不銹鋼材料打造的彩虹桌。
自稱“靈魂里住著古董經銷商”的Pergay打趣地說。風格多變、隨心而為,Pergay完全不符合當代設計的主流審美,也不隸屬于任何一種風格和藝術群體。多年來,她只為自己的樂趣而創作,在畫廊里展示作品,并悄悄地為紀梵希、伊朗國王、皮爾·卡丹、芬迪和達利進行傭金不菲的委托創作。“各種材料都有自己的歷史,它們深深地吸引著我。”Pergay傾其一生,為金屬材料賦予了嶄新的面孔。